首頁 / 解決方案
在制冷劑和二級液體之間的溫差不大的情況下,提供了一個良好而穩定的沸騰過程。低溫差意味著可能對應著更高的壓力,產生更高的蒸發溫度。減少低壓側(蒸發器)和高壓側(冷凝器)之間的壓力差可以降低壓縮機中的能耗。較高的蒸發壓力還可以增加制冷劑氣體的密度。因此,對于每個沖程,壓縮機都將通過系統輸送更多的制冷劑。更低的耗電量和更高的制冷能力將增加總體的系統效率 (COP)。
在蒸發器中,蒸發流程占據大部分換熱區域。雖然過熱僅占總熱量吸收的5%,而氣體加熱過程通常占傳熱總面積的10-25%。
右圖顯示了蒸發器中的過熱效應。 輕微過熱 (a) ,有更多換熱表面用于蒸發制冷劑。結果可以提高蒸發溫度和系統效率(COP)。
熱量從制冷劑中轉移到水冷回路中,然后用于水的加熱。熱量通過氣體冷卻、冷凝和液體制冷劑的過冷來轉移,通過增加水溫,使其接近甚至超過冷凝溫度,冷凝器進口和出口之間的溫差得到了完全利用。
逆流冷凝器中的制冷劑和二級流體之間的最小溫差(差值)通常出現在冷凝流程的起點,即點 (b)。這在熱泵冷凝器中尤其敏感,因為冷凝溫度和二級流體的排放溫度之間的溫差非常?。囟冉咏?。劇烈降溫可能造成不穩定和局部冷凝的風險。沈氏換熱器的冷凝性能經過測試和驗證,其冷凝溫度和出水溫度之間的溫差可以降至零度或以下。
產品適用條件:
1.產品最高運行溫度135℃,產品最高運行壓力14MPa。
2.適合在跨臨界 CO2 應用中作為氣體冷卻器、蒸發器、回熱器和油冷器。
對于二氧化碳跨臨界循環,當蒸發溫度一定時,循環效率主要受氣冷器二氧化碳側的出口溫度和排氣壓力的影響。氣冷器二氧化碳的出口溫度越低,即二氧化碳的出口溫度和進水溫度的溫差越小,循環系統的COP越大。
部分(通常為10-20%)制冷劑可以在高于主蒸發器的蒸發溫度下蒸發,同時顯著增加剩余制冷流體的過冷性能。經濟器為系統提供兩個優勢:
1.通過增加經濟器單元的過冷卻性能,從而提高系統的COP。
2.經濟器蒸發側出口制冷劑能有效地降低壓縮機溫度。
這兩個因素提高了約10% 的壓縮機性能,同時為壓縮機提供了更大的運行區間。熱泵可以獲得更高的季節性COP,即使熱泵在沒有輔助電加熱的情況下,也可以在非常低的環境溫度中運行。